close

原文發表於1997年4月至10月,發表地點為bbs軍事連線版。

 

法蘭西第三共和之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陸軍戰車部隊概述

 

源起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和法國都有各自的戰車製造計劃。由於彼此都是各自進行設計、製造,所以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戰車的外觀和性能。隨著戰車陸續出現,法軍的戰車如「施奈得」(Schneider)、「聖赫蒙」(St.Chamond)經過實戰測試後發覺性能並不如英國的戰車。所以法軍的戰車先驅--艾斯提耶尼上校(Colonel Jean Baptiste Estienne,後升為將軍)同意放棄對大型戰車的研究,轉而將發展的重心移至小型戰車上。結果推出了雷諾FT-17型戰車(Char Canon Renault FT-17)。此車配備了全世界第一座戰車砲塔,裝備一門37mm砲,最大路速7.7 km/h ,共有乘員二人。迷你的車型和重量使FT-17在先天上有其限制。可是在戰術運用上卻獲得了一些成就。

 

戰後發展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雷諾FT-17型戰車至此共生產了三千多輛以上。戰後直到1921年,據估計仍然有約3700輛左右的FT-17在服役,而且是全法國唯一的現役戰車。雖然雷諾公司曾提出諸如改進動力系統、增強裝甲等等對FT-17的改良計劃,不過最後都不了了之。FT-17的後繼車種開發計劃也陸續在1920年代中期出現,但是全被法國政府打了回票。早在1921年,法軍就定出了第一份明確的戰車開發方案,好接替FT-17在步兵支援上的角色,法軍在此方案中構想出兩種戰車類型,分別是用來突破敵人防線的「突穿戰車」(Char de Rupture 英文Breakthrough Tank)以及用來和敵人戰車、步兵纏鬥的「主力戰車」(Char de Bataille 英文為Battle Tank)。其中,突穿戰車是法國依戰時的戰鬥經驗開發的70公頓龐然大物—2C式戰車(Char 2C)。主力戰車則是B1式戰車(Char B1)。

 

到了1926年,法國陸軍又提出了新的戰車發展方案,在這個方案中,法國陸軍計劃開發三種戰車,這三種戰車分別為﹕

1. 輕戰車(Char Léger 英文為Light Tank)﹕搭載一門37mm砲和一挺7.5mm機槍。

2. 主力戰車(Char de Bataille 英文為Battle Tank)﹕搭載一門47mm或更大口徑的戰車砲。

3. 重戰車(Char Lourd 英文為Heavy Tank)﹕主要為主力戰車裝甲再強化型。

 

     由於此時法國已開始建造東部防線要塞,大部份的軍事預算都耗在要塞的建造上,所以這個戰車發展計劃幾乎無法進行。前述的FT-17後繼車,由雷諾公司研發的NC1與NC2戰車都在此時為法國政府拒絕採用,不過倒是准許這兩型戰車出口到國外,於是少量的NC1戰車被賣到日本、NC2則是出口到希臘。法國裝甲部隊的冬天還要一直持續到1930年代中期才能結束。

 

第三共和裝甲武力再興

     1930年代初期,法國陸軍的裝甲武力開始受到重視。獨立的裝甲單位陸續出現,陸軍中無論步兵或騎兵的領導者都已經在考慮他們應該要如何來利用戰車。1931年,步兵部隊籌組本身的裝甲武力,他們再度提出戰車發展方案,將所有現役或尚在發展中的戰車分為四種﹕

1. 輕戰車 (Char Léger)

2. 中戰車 (Char Moyen 英文為 Medium Tank)

3. 主力戰車(Char de Bataille)

4. 重戰車 (Char Lourd)

其中

輕戰車包括﹕R-35/40、FCM-36、H-35。

中戰車是新出現的分類,包括﹕D-1、D-2、AMX-38。

主力戰車﹕B1係列,不過大部份的人有時都將其歸類為重戰車。

重戰車﹕2C重戰車。

 

     1932年,不想被時代淘汰的騎兵部隊也提出了本身的戰車需求計劃,他們將裝甲戰鬥車輛統稱為「機槍載具」(Auto-Mitrailleuses 英文為Machine-gun Cars),並加以分為三類﹕

1. 偵察用機槍載具(Auto-Mitrailleuse de Reconnaissance , AMR)﹕主要武裝為機槍的輕戰車,並具有越也偵察的能力,包括AMR-33、AMR-35。

2. 戰鬥用機槍載具(Auto-Mirtailleuse de Combat , AMC)﹕雖然說是「機槍載具」,但其實是一種配備一門25mm或更大口徑戰車砲、裝甲比AMR還厚的輕戰車,強調「打帶跑戰術」(Hit-and-run Tactics),包括AMC-34、AMC-35。

3. 長距離機槍載具(Auto-Mirtailleuse de Découverte , AMD),長距離偵察用裝甲車輛,通常為輪型裝甲車,如AMD-178。

 

到了1935年,騎兵部隊又在這三種分類中另外再加上一種戰車分類--

 

4. 騎兵戰車(Char de Cavalerie 英文為Cavalry Tank),具有比前三種裝甲車輛更強力的火砲或者更厚的裝甲,包括H-35/38/39、索米亞(SOMUA) S-35/40,其中H-35系列,步兵和騎兵雙方都有採用。

 

(其實就某方面看來,AMR與AMC都可歸類為輕戰車,S35/40 則可歸類為中戰車。)

 

     1930年代中期,東部防線要塞群接近完工,大筆軍事預算再度流向各軍種的各單位,再加上德國在納粹統治下再度恢復軍備,於是自1935年開始,法國大量的研發並製造戰車,而且是全新設計的戰車不再是一次世界大戰留下來的舊貨。到了1940年5月,法國已經擁有大約3000輛戰車,其中還包括了數百輛當時全西歐火力最強的戰車,法國的中、重型戰車幾乎都配備了高初速的47mm戰車砲,火力比德軍的戰車還強。有這麼一支全歐數一數二的裝甲武力,法蘭西第三共和的陸軍應該是打不倒的才對,不過歷史告訴我們似乎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參考資料:

Christopher Chant. THE TANK. 1994

George Forty. WORLD WAR TWO TANKS. 1995

Terry.J.Gander. TANKS OF WORLD WAR Ⅱ. 1995

J.E.考夫曼、H.W.考夫曼 著。滕昕雲 譯《希特勒的閃擊戰》。台北: ﹕麥田出版社出版,1996。

連.戴頓 著。莊勝雄 譯。《第三帝國閃擊戰》。台北: 星光出版社出版,1996。

程嘉文。《全球防衛雜誌 102,103期》,〈 法國淪亡記(Ⅰ,Ⅱ) 〉。

 

本文2014年9月6日發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戰車 二次世界大戰 法國
    全站熱搜

    PAN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